2014年11月8日

總是花太多時間找圖片嗎?試著聚焦「關鍵視覺」吧!

近來簡報相關的課程越來越盛行,很多課程的講師總是愛強調「圖像化」、「視覺化」的重要性,
甚至有相應的簡報設計比賽產生、每位參賽者卯足全力去找漂亮照片與圖示來妝點自己的簡報。
但在製作的過程中卻往往花了太多的時間找尋圖片,
並陷入為了圖片而圖片、空有圖片沒有資訊,或是無法在工作中「常態」的設計出有用簡報等困境,
最後圖像化的概念淪為簡報比賽時束之高閣的理想,在現實中則往往向有限的時間低頭。
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出在於簡報視覺化雖然非常重要,但並不是處處都需要視覺化。
有時適當的圖文搭配效果會比單純的圖片與動畫好得多。
那麼那些地方最需要應用圖片或圖示,哪些地方則用文字直接敘述就好了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的概念「關鍵視覺」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

先講結論:所謂「關鍵視覺」指的是在觀眾第一眼於簡報上注意到的關鍵處進行視覺化設計,
讓觀眾在第一眼看到簡報時,便能在最短時間掌握多數的重點概念,
從而降低觀眾的理解門檻、增加接受內容的意願與產生共鳴。

--------------------------------------------------------------------------------------------------------------------------

回到問題的一開始,在我們不斷的推崇視覺化前,我們應該先問自己:
(簡報)為什麼要視覺化?」或者「簡報視覺化的目的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張圖進行思考:
相對於文字的敘述,圖片與圖示可以讓我們在更短的時間內傳遞更多的訊息。
因為當我們在看到圖片時,我們能透過「同步處理」馬上理解它代表的意義(「一看」就懂),
但是當我們在閱讀文字時,我們卻必須「循序處理」逐字閱讀,直到完成所有的文字閱讀後才能理解全貌。
所以視覺化相對於文字最重要的優勢之一便是極高的訊息傳遞效率
(在此我們暫時忽略圖片可能可以表達不同面向的訊息,以及文字有較高的精確性等等)

這裡我們可以簡單的小結一下:視覺化的重要意義(之一)便是提高訊息的傳遞效率;
因此反過來若視覺化不能讓我們在相同時間內對簡報內容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那麼此時用文字口語直接進行敘述便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下一個問題是:「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最需要視覺化的輔助呢?」,或者「視覺化的關鍵時機/場合是什麼?
當我們在學習新的事物時,我們最希望的學習歷程往往是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最重要的核心概念與技能,
接著再透過後續的進修與經驗累積補足剩餘不足的部分,幸運的話還能在進修中獲得洞見、更上層樓。
而用理解曲線來進行描述的話,這樣的學習歷程便像是下圖的橘色曲線之處:
我們在閱讀文字時,理解的程度取決於你閱讀量的多寡與完整度。
假設我們閱讀每個段落速度大致相同,
那麼閱讀文字內容的學習曲線便類似一個線性的過程,如上圖下方的黑色部分的斜線邊界;
而簡報的資訊視覺化或是任何其他優化簡報的手段,
便是希望能夠讓學習曲線變為如上圖的橘色部分的曲線一般,減少觀眾的理解障礙。
此時如果我們仔細比較的話,便能發現資訊視覺化效益最高的時刻便是在資訊獲取的最初數秒內。
換句話說,在觀眾剛看到簡報的那一刻輔助他們、讓觀眾立刻進入狀況是最重要的

人們在理解事物時是理性與感性判斷並行的,
因此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拆解視覺化的理解曲線,將感性訊息與理性訊息對理解曲線的影響分析如下圖。
感性訊息對理解程度的影響表示在左下方的黑色曲線上,而理性訊息則在右下方,
兩者相加疊的結果便是位在後方橘色的視覺化理解曲線。
(簡言之感性訊息的影響+理性訊息的影響=視覺化理解曲線的樣貌
上面這張圖或許有點抽象,但其實就是多數人生活經驗的呈現:
人們在遇見新的人事物時,往往第一印象取決於美醜、好惡等主觀的經驗判斷。
但逐漸相處、熟悉之後,對於人事物的理解便漸漸的取決於其內涵。
而同樣的原理也適用在簡報上,當人們第一眼看見一張投影片時,對其第一時間的理解便是取決於其美醜;
但緊接著在下一個瞬間,內容有沒有料、有否理解障礙、資訊設計是否得當等因素便會成主要影響因素。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見被觀眾先注意到的理性訊息與感性訊息,
兩者同為讓觀眾在剛看到簡報的那一刻就讓立刻進入狀況的關鍵;
感性訊息(也就美醜)往往取決於個人價值觀而難以控制,
相較之下「被觀眾先注意到的理性訊息」便是最值得投注心力、在簡報設計中進行視覺化的關鍵之處,
因此我們便稱這個階段觀眾所看見的視覺化設計為「關鍵視覺」。

到目前為止大家可能已經有點霧煞煞了,
然而在觀念演繹的過程中我們會希望盡量嚴謹,讓大家可以細細思考每一個環節轉換的過程。
在此替大家做一個簡單的總結:

      將簡報的資訊視覺化可以增加訊息傳遞的效率。
--> 人們學習事物時喜歡在開始時便盡快掌握大概的觀念,
      在觀眾剛看到簡報的那一刻輔助他們、讓觀眾立刻進入狀況是最重要的。
--> 理解曲線受到感性與理性訊息的影響,當我們準備時間有限時,
      投注心力在「被觀眾先注意到的理性訊息」是最值得的。
--> 我們可以將對觀眾第一眼掌握到的理性訊息所進行的視覺化稱為「關鍵視覺」。

相信經過以上的逐步推演,大家可以比較理解前面先給大家看的結論:
所謂「關鍵視覺」指的是在觀眾第一眼於簡報上注意到的關鍵處進行視覺化設計,
讓觀眾在第一眼看到簡報時,便能在最短時間掌握多數的重點概念,
從而降低觀眾的理解門檻、增加接受內容的意願與產生共鳴。

--------------------------------------------------------------------------------------------------------------------------

那麼我們該如何應用關鍵視覺的概念呢?
我們舉一個簡報藝術烘焙坊上課時讓學員練習的題目為例。
假設我們要設計一張簡報傳遞的段落的內容:

推銷與行銷是很兩個很容易搞混,但卻有本質上差異的過程。
推銷基本上就是單純買廣告加上說服媒體報導的過程,
而行銷則不著重在形式,著重在創造優質內容引發分享。
兩者中心概念的不同在實際做法上也有根本的差異:
推銷是單向溝通、口袋夠深才會贏,並對消費者形成干擾;
行銷則是雙向溝通、內容夠好才會贏,並在最終形成消費者社群。
而在消費者身上最終的影響也很明顯:
推銷最終導致消費者淹沒在各式各樣的推銷訊息中,
而行銷則能讓消費者自願分享對他們有用的內容,進而引發購買。

各位讀者會打算怎麼設計呢?下圖是我們某一組優秀的學員設計出來的簡報:
就設計感及美觀而言這張圖是算不錯的,如果在簡報設計競賽之類的場合應該有機會拿到不錯的成績。
但設計著重的是有效性,我們要看的是它有真正傳達出原始文章段落想要表達的內容嗎?
在觀眾第一眼看到時首先會注意到的便是灰黃的配色、並陳比較的格局,以及象徵推銷及行銷差別的圖像;
(如果你很難想像觀眾第一眼會看見什麼,你可以想像觀眾由遠而近接近這張投影片)
但是接著在第二眼之後,卻發現整張投影片就像是看圖說故事一樣,需要猜測這些圖究竟代表啥。
用關鍵視覺的角度來看,第一眼的確有呈現觀眾相關的重要訊息協助理解、成功建立關鍵視覺,
但是第二眼之後其實使用圖示的邊際效益很低、甚至會減慢觀眾理解的速度,不如直接用文字說明直白
因此在設計時反而造成了反效果(其實就是變成無助於理解、不符合目的的雜訊了!)。
而我們也可以發現這張圖上找了7組向量圖示,花了功夫找尋圖片,結果卻不盡理想、事倍功半
(上圖以及下圖中的黑色向量圖示皆是來自於網站TheNountProject

那麼怎麼做可能比較好呢?以關鍵視覺的概念進行思考,結果可以參考下圖:
這張圖的設計或許你不會覺得它有多麽美觀或讚嘆,
但是簡報不是設計來給觀眾讚美它的美麗,而是設計來協助傳遞訊息與價值的。
細部探究上圖的參考範例,我們可以看看它如何應用關鍵視覺的概念:
(在想像什麼會先被注意到、什麼在後時,你可以假設你是由遠而近逐步看清楚這張簡報的
首先觀眾在開始的第一個瞬間看見簡報時,會先進入到腦袋裡面的關鍵視覺會是它的配色及排版構圖:
與前面的例子一樣配色一紅一綠可能暗示著某件好的事情與不好的事情,
而左右並排則可能代表這是兩者互相比較的內容:
換句話說「比較」與「一好一壞」是在第一個瞬間透過關鍵視覺建構的概念

接著在第二個瞬間當觀眾看得比較清楚時,
便會注意到推銷與行銷的關鍵字、金錢與電腦、單向與雙向的箭頭與符號,以及在畫面最下方的人群:
結合在第二個瞬間觀眾看到的上面這些關鍵視覺,以及先前第一個瞬間的所見,
觀眾便可以在看見簡報的數秒內大概掌握到以下的訊息
這個比較是關於推銷跟行銷的比較,兩者一壞一好、一個與錢一個與電腦相關、
與人群有關係時一個單向一個雙向
與原始敘述相較,便能發現上述這些概念已經大概涵蓋原始敘述的內容。

最後有了前面第一與第二個瞬間透過「關鍵視覺」所大致理解的概念作為基礎,
觀眾便能在之後毫無障礙的透過文字敘述將剩餘細節的內容補足:
我們將上述的過程整理成下面的簡易流程圖,就更能夠看出關鍵視覺的價值:
我們對於原始敘述的多數了解,都是透過在第一、二個瞬間所看見的關鍵視覺所建構的。
而相較於前例,在這個例子中我們只搜尋三張關鍵的向量圖示,搭配其他的基本圖形即可。
可見得在這個例子中視覺化的時間投資相當精準:
我們用了更少、更精煉的圖,達到了比前例更有效的簡報視覺設計。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更能夠理解關鍵視覺的價值了。
如果你覺得前面的觀念推演稍嫌複雜的話,我們可以簡單的用一段話總結:

「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只能將視覺設計的時間投資在最有效益的地方,也就是『關鍵視覺』處。
透過聚焦在觀眾在第一以及第二個瞬間、也就是開始數秒內的所看見的『關鍵視覺』進行視覺化,
便能讓觀眾在第一眼看到簡報時,在最短時間掌握多數的重點概念,
降低觀眾理解門檻、增加接受內容的意願與產生共鳴。」

--------------------------------------------------------------------------------------------------------------------------

在文章的結尾,跟大家分享兩份簡報藝術烘焙坊的上課學員應用簡易的線上雲端簡報服務Google Slides對同樣原始敘述所設計的投影片。(若您對我們簡報資訊圖表相關課程有興趣,歡迎參考進階系列課程的介紹
這兩份投影片對於關鍵視覺的設計方式與思維與前面的例子不盡相同,卻有異曲同工之妙。
各位讀者可以自己測試看看這兩者的設計,讓你在看見這份簡報的瞬間透過關鍵視覺得到了哪些訊息,
而這些關鍵視覺又是如何輔助你進一步瞭解的呢?

訂閱簡報藝術烘焙坊的最新分享

* indicates required